土壤改良治理与培肥二


大行.png

一、谈谈浇水问题

首先、频繁浇水,会诱发土壤缺氧、板结,抑制根系生长,诱发扎根浅、发根量少,根系不发达。

第二、土壤水分过多,会诱发根部病害发生,造成沤根、烂根,死根,水涝还会淹死植株。

第三、浇水次数过多,会将大量的水溶性肥料随水渗入地下深处,造成肥料的大量流失,不但浪费资源、用工多,还会污染地下水,污染江河湖海,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如果地下是盐碱地,浇水会和地下水连接,诱发土壤返碱。

浇水应严格控制,就北方露地果园而言,原则上年降雨量在600ml左右、耕作层在50cm以上,可只浇越冬水,生长季节不需浇水。只要中午高温时,叶片不发生萎蔫现象,就不需浇水。

不浇水,会促进根系下扎、外延,形成发达的根系。而浇水却会大大伤害根系,降低根系活性!相比之下,为何要做那些出力、费工又不讨好的事呢?

浇水过多导致地力下降、果树发根量少,生长势变弱、植保问题增多、果品产量低、品质差,收入大幅度下降。

大行7.jpg

二、土壤改良方案

对防治众多疑难病害(番茄青枯病、人参根腐病、魔芋软腐病等土传病害,因生长势变弱导致的枝干及叶果部病害、果树腐烂病、柑橘溃疡病、猕猴桃溃疡病等)起到了良好的增效作用,作物生长势回复健壮、产量提高、品质增优、经济效效益显著增加。

“改土”和“土壤修复”应参照中国农科院刘立新、梁鸣早、张淑香、孙建光等专家的科学用肥及生态农业“四位一体”技术,通过控施和补充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有益菌等方式,达到土壤肥力提升、恢复生态等效果。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的具体培板土方案如下:

首先、新选地块

根据不同作物对土质状况的需求和实际的被选地块的具体状况,确定改土方案。被选地块一般是大田作物改为高效经济作物,大多存在有机质偏少,耕层浅、除草剂残留严重,土壤有益生物菌少、土壤板结,养分含量低、所需矿质元素少,高等问题,个别地块还因为地势等问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积水、透气性差等。对这类土壤应采取土地深翻和秸秆还田等措施。

1、土地深翻或开挖定植穴、定植沟

用深耕犁对犁底层较浅的地块进行深翻,深度可以达到50-100厘米,果树移栽时,用挖掘机挖出1米见方的定植穴或定植沟,通过这些机械操作,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深度,破除底层土壤板结。配合使用足量的、优质的生物有机肥(如农家粪肥、作物秸秆),构建土壤团粒结构,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土地深翻50厘米左右适用于大田作物改种药材和大姜;开挖定植穴或定植沟,适用于多年生果树移栽。

2、秸秆还田

小麦、玉米、水稻收获后,或者未收获的将其秸秆直接打碎、翻耕,将其翻埋入土中,降雨量大时,秸秆可以像海绵一样吸附部分雨水,减少土壤板结,避免植株缺氧沤根。高温少雨季节,地表秸秆可阻碍田间水分蒸发,避免土壤干旱;腐烂后,秸秆分解为腐殖质,跟钙离子一起黏合土壤颗粒,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如果配增施合适量微生物,疏松土壤的效果更佳。秸秆还田特别适用于对土壤透气性和渗水性要求高的药材、大姜、多年生果树以及设施蔬菜栽培。

3、补充有机质、矿物质和微生物

大行农业1.jpg

根据土壤状况及作物吸肥规律补充有机质、矿物质和微生物,达到疏松土壤、降解自毒物质、补充益生菌、减少土传病害发生。适用于多年生药材及其他土传病害较严重的块茎类作物栽培。

第二、作物连作种植前和果树秋施基肥

沟施、穴施、旋施有机肥、矿物质、微生物菌和复合型土壤调理剂。应根据作物需肥规律,侧深施肥。

1、有机肥(完全腐熟的粪便、作物秸秆)

果树侧深施入有机肥,蔬菜、药材等撒施有机肥后翻耕,可快速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与钙离子一起黏合土壤颗粒,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有机质完全分解后释放矿质元素,补充作物所需的矿质营养。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适用于果树、药材和设施蔬菜等栽培。

2、矿物质

大行农业2.jpg

土壤中除了水分和空气外,其中的固体成分中,矿物质占95%左右,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物质作为植物的养料,每年都在被作物吸收带走,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长时间的补充氮、磷、钾大量元素,忽视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导致土壤逐年酸化、板结,树势弱,果实品质差。通过沟施、穴施、旋施钙镁磷、硅钙肥、过磷酸钙,可快速补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培肥地力、修复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重建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提高果实品质,尤其适合于多年生的老果园区土壤改良,对于多年生的药材及其他土传病害较严重的块茎类作物和设施蔬菜也有良好效果。

3、微生物

作物施底肥时添加复合微生物菌群,如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或者施用生物有机肥如五株菌生物有机肥等,可以加速有机质和矿物的分解,提供更多营养物质。微生物自身分泌的次生代谢物,既防病,又能与钙离子一起黏合土壤颗粒,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补充有益菌不仅适用于设施蔬菜,对于果树和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均有良好效果。如果错过基肥使用时期,可在生长期内通过冲施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进行弥补。

4、施用复合型的土壤调理剂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可满足多年生果树和药材的用肥需求,其中的钙镁硅等大中微量元素还可以调节土壤酸碱;以中草药白芨为主原料,具有抗菌、抗重茬、中和自毒物质的作用,结合复合菌群一起施用,可减少土传病害,增加土壤透气性,均衡土壤营养,提高果实品质等性能。在土壤改良方面具有普便性,更适用于树势较弱的果树、连作多年、病害发生严重的药材和设施蔬菜等。

5、大田(覆膜)发酵

利用发酵剂、有机物(秸秆)、矿物质等一起发酵后旋耕达到降低土壤病菌、线虫和地下害虫含量,发酵有机物,补充矿物质、补充有机质和微生物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产值较高的中草药、大姜等作物。

6、闷棚

7-8月份是设施蔬菜的休棚期,通过撒施完全腐熟发酵的有机肥(粪肥、秸秆等),大水冲施“亿菌优土”农用微生物菌剂后覆盖地膜、封闭棚膜、高温焖棚式,可以达到消灭土壤病菌、线虫和地下害虫之功效,特别适用于产值较高、舍得投入的设施蔬菜。

大行农业4.jpg

三、生长期内三类作物的独特改土方案

以上是三类高效经济作物(多年生果树、设施蔬菜、容易产生连作障碍的药材及其他块茎类作物)共同的或两类作物的改土方案。

1、多年生果树

多年生果园可以种植鼠茅草、苜蓿、三叶草、苕子等这些浅根系的绿肥作物。其植株草可以起到吸引害虫天敌,减少虫害发生之作用;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避免干旱之功效,最主要的是夏季将草体打碎入土腐烂后,可以补充土壤有机质,构建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田间生草主要针对的是多年生果树(包括露天果树和设施果树)。

老果树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果实品质逐渐变差,跟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肥逐渐减少有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施基肥补充中微量元素肥,再配合喷施钙镁硼锌铁,可以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果实含糖量。

2、易产生连作障碍的药材及其它茎类作物

人参、半夏、魔芋等种植植后在垄(或厢)上覆盖上一层晒干的杂草或秸秆,可起到保持土壤湿度、减少土壤板结、提高地温的作用,腐烂后也是很好的腐殖质,起到疏松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3、设施蔬菜

设施蔬菜种植时连续、高含量的投入大量化学肥料,加之棚膜避雨,导致土壤中的的盐分无法淋溶,大量积累,随着水分蒸发上浮到地表,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与生物菌,换茬时大水淋溶、起高垄、覆膜等措施进行改良。

换茬时浇大水,将设施土壤中的盐分冲洗掉,可以有效的解决设施大棚土壤盐渍化问题,如果能配合增施有机肥,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效果更好。

定植后覆盖地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避免盐分上浮,也是解决设施内盐渍化的重要措施。

推动土壤改良,重建疏松透气、团粒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健康、安全、肥沃的土壤。

大行农业6.jpg

本篇文章部分来自:土改先遣队(孙培博)

大行尾图.png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兰州焦点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