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让我们一起为地球添一抹新绿

2025-03-12

春风拂过,万物复苏,在这充满生机的时节,我们迎来了第45个植树节。为了弘扬绿色环保理念,大行农业于今日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挖树栽树活动,为我们的绿色家园增添生机与活力。植树节的由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设立的一个节日。孙中山先生一生倡导植树造林,认为树木是地球的肺,是生命的源泉。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旨在唤起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责任感。植树的意义植树造林,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改善气候,还能保护水土,防止沙漠化。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小小的生态

土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

2025-03-12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土壤调理剂作为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物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土壤调理剂概况(一)土壤调理剂定义土壤调理剂,又称土壤改良剂,它是指添加到土壤中,能够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活性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危害、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还能修复污染的土壤等。 (二)土壤调理剂的重要性1:土壤调理剂定义土壤调理剂作为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物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类添加到土壤中的材料,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

腐植酸到底是什么呢

2024-12-12

一、啥叫腐植酸腐植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大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中腐植酸的比例最大,土壤腐植酸是物理化学上的非均相复杂混合物分子量是多分散的,该混合物是由天然的、分子量较高、黄至黑色、无定形、胶状、具有脂肪性和芳香性的有机聚电解质组成,不能用单一的化学结构式表示。二、腐植酸是从哪里来的1、土壤腐植酸与生俱来,主要是植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2、煤炭腐植酸是微生物对植物分解和转换后,又经过长期地质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三、

加大研发投入 科技创新结硕果

2024-09-02

加大研发投入 科技创新结硕果——记兰州市大行农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在兰州市红古区,有一家成立仅5年却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崭露头角的高新技术企业——兰州市大行农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提供专业的土壤改良产品和定制化生态种植方案,产品涵盖有机肥、生物肥、微生物菌剂及土壤改良剂等,主要服务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生态农业种植领域,充分展现了科技型企业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据公司负责人孙守德介绍,自成立以来,大行农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

农民为什么要「锄禾日当午」而不是早上和下午去呢?

2024-09-02

在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悠悠吟唱中,我们仿佛能穿越千年的时光,看到烈日下辛勤耕耘的农人身影。为何农民要顶着炎炎烈日,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进行除草、松土等农事活动呢?今天,一起看看答主们的回答吧。

腐植酸不是肥,但比肥好8000倍,原因:某一种物质含量超高

2024-03-27

看到我这个标题,估计不少网友都会产生硕大的疑问。腐殖酸什么东西?它不是肥,为何比肥还要好8000倍呢?对于这个数据,它不是我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有专业的数据测算得来的,它是根据1公斤的腐植酸原粉和8吨有机肥相比较,也就是两种在溶解后含有的有机质的含量是一样。从这组数据来讲,也就是比肥好8000倍的原因了。关于腐殖酸的估计不少人还是不理解,更别说它的工作原理以及用法了。而接下来,咱们就对于腐植酸进行一些简单的科普,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它、使用它。腐植酸是什么?腐殖酸也称为腐植酸,原因就是形成的材料有所区别。一般腐

以红色教育资源撬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2024-01-12

  以红色教育资源撬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红色文化教育在全国各地兴起,逐渐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乡村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红色资源撬动乡村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吸引人才回流,促进乡村振兴。  红色资源带动村民增收  11月25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江西省萍乡市安源镇“红色名村”张家湾村。萍乡市安源映山红艺术团团长杨佩香表示:“我退休以后就在团里表演,发挥余热,退而不休。”  据杨佩香介绍,目前村里成立了星火合唱团和映山红艺术团

 榆中“接二连三”融合三产 农产品加工前延后伸发展农业

2024-01-12

  榆中“接二连三”融合三产 农产品加工前延后伸发展农业  隆冬时节,在位于兰州市榆中县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兰州高原夏菜配送中心加工车间,新引进的清洗机、切片机、速冻机、包装机等农产品加工设备,在宽敞明亮的车间展示着“科技范”。  “我们现在有4条加工生产线,分别是马铃薯加工、莴苣加工、果菜加工、叶菜加工包装生产线。”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谈应勇介绍说,现在设备都在调试中,预计5月,4条生产线都能投入加工生产。  作为兰州高原夏菜品牌发源地和核心产区,榆中县已逐步形成四季生产、周年供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2024-01-1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时代新征程开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

2024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即将举行

2024-01-12

  2024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即将举行  1月10日,2024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媒体通气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将于3月16-20日在三亚市举行。  本次大会继续以“中国种业振兴南繁硅谷崛起”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必须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和“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重要指示精神,助力《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和国家南繁硅谷建设,为中国种业振兴鼓与呼,为南繁硅谷崛起策与谋。  大会设

黑龙江讷河数智赋能建设美好现代乡村

2024-01-11

  黑龙江讷河数智赋能建设美好现代乡村  近年来,黑龙江省讷河市以数智赋能,以科技助力,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建设新型美好现代乡村。  讷河市依托国家数字农业试点县项目,制定“数智农业、数智赋能”计划,搭建起数字农业平台,对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江河水位等重要农业数据设点监控,实现涉农数据及时采集,形成数据应用展示和分析功能,推动重要领域数据资源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豆入围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 厚植黑土根基 打造产业强县

2024-01-11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 厚植黑土根基 打造产业强县  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市委“三三九一”发展战略,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工作目标,不断做大做强玉米、肉牛、肉鸡、生猪和现代绿色蔬菜产业基地“4+1”农业全产业链,在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中,让农业基础强起来、生产关系活起来、加工链条长起来、发展环境美起来,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激发

中国热科院在采后病害对鲜食椰子品质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1-11

  中国热科院在采后病害对鲜食椰子品质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在椰子采后病害对鲜食椰子品质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本研究解析了奇异长喙壳菌C.paradoxa侵染导致的椰子水代谢效应及其品质、物质成分变化特征,为鲜食椰子保鲜策略的实施提供新的视角。  椰子树(CocosnuciferaL.)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植物,鲜食椰子是其主要的食用形式之一。奇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paradoxa)是引起椰子采后病害的重要病原菌,采后椰果最早3天即可显现发病症状,从果蒂(花被处)处首先出现黑褐色病灶,逐渐向

重庆永川卫生人才"县聘乡用" 村民看病少跑路

2024-01-11

  重庆永川卫生人才县聘乡用 村民看病少跑路  1月10日,记者从重庆市永川区获悉,2022年以来,该区紧盯群众就医关切和基层医疗短板,大力推行卫生人才“县聘乡用”改革,把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实现了农村群众看病少跑路、少花钱。  朱沱镇位于永川最南部,全镇有40余名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过去,他们每周要到城里透析2—3次,非常不方便。  “痛苦的不是透析的过程,而是在做透析的路上。”该镇62岁的尿毒症患者代某说,前几年,永川区所有透析点都设在城区,他不得不每周3次前往城区,1次透析需要4个小时,花在路

重庆农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取得重要进展

2024-01-11

  重庆农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取得重要进展  挖掘到可缩短油菜生育期的关键基因,找到调控玉米耐热基因1个,筛选得到3份顶生花豌豆种质资源……近日,重庆举行农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项目(农作物)2023年度总结与交流会,展示了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豌豆等28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成果,其中部分农作物取得重要进展。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韩梅介绍,由于稻油轮作存在茬口矛盾,而水稻生育期缺乏压缩空间,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油菜品种生育期多为220天左右,不能满足早熟需求。为此,团队对625份油菜群体材料进行田间生

冬闲农不闲,田野新气象

2024-01-09

  冬闲农不闲,田野新气象  在长沙县果园镇,农民在收获完晚稻的耕地上支起简易钢架大棚,大棚里的羊肚菌已经长出白色的菌丝;进入冬季,郴州华塘镇石山头村的蔬菜基地里,每天有几十名采摘员忙着采摘菜心、茼蒿,几个小时后它们将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菜篮子里;在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村民们正忙着加工、晾晒橘皮,经过加工处理后,橘皮制成了中药材,市场售价60元每公斤……眼下,三湘大地活跃的农事正让冬日变得“热气腾腾”。透过这些“冬闲农不闲”的热闹场景,可洞见当下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地者,万物之本原

关于耕地“非粮化”,这些政策你要了解→

2024-01-09

  1.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种什么?  答: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明确: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  2.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来种什么?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明确: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来种植粮食作物,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如果

2023年中国三农网络舆情蓝皮书发布

2024-01-09

  2023年中国三农网络舆情蓝皮书发布  近日,《三农舆情蓝皮书——中国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暨三农舆情应对研讨交流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活动旨在准确把握涉农网络舆情风险点,提高舆情应对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据了解,蓝皮书由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组织国内网络舆情和农业农村领域权威机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工作人员编写出版,是国内研究三农网络舆情的专业年度报告,目前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重要参考。  与会专家认为,蓝皮书对2023年三农网络舆情全面梳理,围绕

中农种业杂交粳稻育种新方法“神奇草稻”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2024-01-09

  中农种业杂交粳稻育种新方法“神奇草稻”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中农集团种业控股有限公司“神奇草稻”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一种创造优势杂交粳稻的育种方法”发明专利权。  据介绍,中农集团种业控股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在持续研发过程中发现了矮秆、早发多蘖粳稻突变体。经大量试验验证和专家论证,该突变体材料与现有水稻种质杂交,可快速创制不同性状的种质新材料,选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适用性更广的水稻新品种,对改良我国水稻品种和创造种质资源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4-01-0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3年,农业农村部坚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截至10月末,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6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全国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服务带动效应持续增强。  稳粮保供作用凸显。目前

从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看种业振兴新动态

2024-01-09

  从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看种业振兴新动态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1月6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落下帷幕。  30余位中外院士,百余位中外种业科学家、企业家、行业精英,2200余位代表同聚一堂参加本届大会,分享种业前沿创新成果、展望种业发展趋势、共话种业振兴之道。  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围绕种质资源、品种创制、种子繁育等行业热点问题,与会嘉宾结合自身研究发表真知灼见。“未来农业对种子的核心要

我国首个盐碱地水产养殖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2024-01-09

  我国首个盐碱地水产养殖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期发布《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国家标准,并于202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界定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的术语和定义,针对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类型多、水化学组成复杂等问题,分别规定了适宜淡水鱼虾蟹类、广盐性鱼类和广盐性虾蟹类等主要养殖种类的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指标,以及水样采集、现场处理、贮存和运输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测定和结果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适宜盐碱地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  《盐碱地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是我国首个盐碱地水产养

我省农田地膜回收工作成效显著

2024-01-08

  我省农田地膜回收工作成效显著  12月28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据监测数据,2023年全省农田地膜残留量平均值为每亩1.3015公斤,97.8%的监测点地膜残留量不超过每亩5公斤,远低于国家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没有达到污染等级的县市区,全省农田总体处于清洁水平。  2023年,省农业生态总站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一张网”要求,在全省布设960个省控点,对农田0—30厘米耕层地膜残留进行监测,为加强全省地膜残留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在国家布设30个地膜残留国控监测点的基础上,从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力点

2024-01-08

  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力点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其中主要举措包括,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对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各类主体的金融保障力度;强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等等。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服务进村入户,首先得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其中包含基础金融服务、信用体系建设两个关键内容。  近年来,

我国第四次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和观测任务

2024-01-08

  我国第四次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和观测任务  记者6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和观测任务调整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第四次调整我国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和观测任务,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站将达2304个。  《方案》指出,对原有653个农业气象人工观测站进行调整:将湖南常宁和溆浦、贵州德江和镇宁4个代表性较强且观测基础较好的省级观测站升级为国家级观测站;将4个观测代表性不强的农业气象人工观测站撤销;将河北唐山、山西云州等12个不在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气象人工观测站迁至粮食主产区;将辽宁

国家级生态农场新增345家

2024-01-05

  国家级生态农场新增345家  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了解到,为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推荐申报、形式审查、现场评价、综合评议、结果公示等程序,在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指导下,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联合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开展2023年度生态农场评价工作,并决定授予北京万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45个主体“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  据了解,2022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测和指导服务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肉鸡育种将更重品质

2024-01-05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肉鸡育种将更重品质  打印分享: 在中国,鸡肉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生产和消费品。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文杰4日在三亚表示,中国肉鸡育种将更加注重协调产量与品质,以期达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杰在参加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作《肉鸡育种进展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时介绍,根据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显示,中国地方鸡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体系已经建立,截至2021年收集地方鸡品种115个,建立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3个、保

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年度总结交流会在京召开

2024-01-05

  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年度总结交流会在京召开  为科学评价大尺度下秸秆还田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在京召开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年度总结交流会。全国主要农区27个监测团队,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班和秸秆综合利用专家组成员60余人线上参加了会议。  2023年,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和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继续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北、西南等粮食生产区共布设了42个监测点位,分区域开展大

我省建立省级民主党派对口监督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监督机制

2024-01-05

  我省建立省级民主党派对口监督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监督机制  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以民主监督助力建设美丽甘肃  陇南之地山水灵秀,陇东大地塬峁交错,甘南草原碧绿无垠,河西走廊大漠孤烟……甘肃,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守护锦绣河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省政协、省委统战部联合建立省级民主党派对口监督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监督机制,组织动员我省各民主党派,瞄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展望甘肃农业强省“新画卷”

2024-01-05

  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展望甘肃农业强省“新画卷”  2023年12月31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重点任务,为全省加快推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美安宁描绘了新蓝图。  筑牢“三农”基本盘  筑牢粮食安全基础、筑牢防规模性返贫“堤坝”,甘肃任重而道远。  新的一年,我省上下将始终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和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推广抗寒旱、耐密新品种,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强化政策

取消
技术支持: 兰州焦点网络科技